最近跟几个好朋友聊了一下现在台湾的摄影市场,发现台湾的摄影风格开始呈现几个方向,一个是一路向西学,另一个就是跟着几位前辈的调子跑。新生代不少摄影师,梦想着希望能拍到杂誌的国际中文版或是艺人,唱片等,所以亦步亦趋的跟着前辈的调子走。 不管是跟着民仕哥,小苏哥,或是林炳存大哥的调子走,甚至是完全致敬这些前辈,为的不是什幺,就是现在的风气似乎只要东西不像那个样子就没有市场性,更不用说这些国际中文版的编辑也似乎认为照片就是要像那个样子才叫时尚,专题就是要给这些人拍才是 high end,我们暂且不谈编辑的专业,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这些国际中文版就可意会。回到摄影,当大家都跟着这些前辈的调子走,不管学得如何总是像不像三分样,单看起来好像就能更接近这些杂誌或是艺人的案子,但有没有想过,你自己呢?学得再怎幺像,江民仕还是江民仕,苏益良还是苏益良,林炳存也还是林炳存,你呢?你不会变成他们,他们是独一无二的,或许有可能因为你的调子像他们,报价又比较便宜而接到案子,但那是你想要的吗?学习观摩并没有不好,但不要把自己搞成一模一样的人,摄影不该是这样,你自己的优势到哪里去了?
学习模仿并没有不好,但当你只想成为另一个某人时,你已经注定在战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